循着苍山的山脚行走,十九峰十八溪浸染了肥沃的海西土地,变幻的玉带云化作靛蓝布匹上的白色图样,落在白族小村周城里。" /> 靛青遍染洱波蓝,针扎点苍似锦花-中青在线
首页 -- > 报道“老手艺”

靛青遍染洱波蓝,针扎点苍似锦花

发布时间:2018-09-12 12:22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南开大学 夏书言

循着苍山的山脚行走,十九峰十八溪浸染了肥沃的海西土地,变幻的玉带云化作靛蓝布匹上的白色图样,落在白族小村周城里。

漫步周城的街头,家家户户做扎染的景象如蓝天白云的柔软梦境包裹着慕名而来的游客,也包裹着白族阿妈们的新生活。

年轻的白族阿妈杨春燕接到了一通来自北京的电话。听说“守艺”合作社的扎染越做越好,有人想邀请杨春燕到北京开设专门的工作室。

然而两年前,在杨春燕的家乡云南大理周城村,扎染这项传统的白族民间手艺,却在传承与发展的联结点陷入了僵局。

“不就是几块印花的棉布吗,能卖一百多块钱?”在杨春燕开设的、位于大理古城扎染店里,几位四川来的游客怎么也不相信,一块蓝白相间的棉布竟然能卖如此高的价格。杨春燕费尽口舌解释半天,游客们始终认定这是现代印花工艺做出的产品。

“今天我不收你们一分钱,一定要让你们明白什么叫扎染。”杨春燕拿出几块手帕,带着几个游客一步一步从绘画、打眼、扎花再到染色,当最终的花纹在女孩们面前呈现时,她们的一切疑问都被打消。

十二生肖扎染作品

扎染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史料记载中出现于千年前的叶榆(今大理),一直在大理周城、喜洲世世代代的白族人民中承袭着。苍山洱海间,山川、草木。花鸟、鱼虫,一切带有原始而自然的美丽都成为劳动人民创作扎染作品的灵感来源。撷取苍山脚下生长的板蓝根,捣碎成汁液,加入石灰水固色发酵,靛青色的染缸就成了一户扎染人家最宝贵的财产。

农闲时节,勤劳的白族阿妈就会拿出针线,在画好的花板上扎出纹样,将染料借助花板的空隙刷在布上。布匹经过沸煮、晾晒,白底蓝花便悄然绽放。在蓝花之上,以棉线穿缀缝缚,扎结成“疙瘩”,再浸入染缸,反复轻揉浸染。待清水稍加漂洗,拆开棉线,原本被束缚的部分白花跃然。

在当地的白家人中流传着一句话:“有钱难买出缸绿”,即染料陈放时间越久,染缸中的颜色越是绿如翡翠般浓稠,则染出的花色越是艳丽。据杨春燕讲,扎染的时间更是讲究,一天之中,清晨制作的扎染颜色最鲜;四季交替中,又以冬天的扎染为上品。扎结手工过程的随意性和染制过程所需的“天时地利”,使得每一件扎染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的靛青白花,扎染常常被游客错认成贵州苗家的蜡染。而更为严峻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人对扎染技艺一无所知,更无从了解制作扎染背后的艰辛。幸好,随着大理扎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不少学习美术的年轻人慕名来学习扎染,杨春燕无需再费力作推介。来自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的学生驻扎周城,借助扎染工艺,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对于这门手艺能给年轻人的创作帮上忙,杨春燕也感到很高兴。

来学的人多,可真正能坚守下去的年轻人很少。“我们本地做扎染的,大多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家,扎染费时费力,现在的年轻人哪有久坐的耐心啊。何况扎染卖不起价,一块布就赚五六块钱,全职做扎染的话根本没法养家糊口。”

杨老师讲解扎染针法

在白族的传统建筑“三坊一照壁”中,照壁上的“清白传家”象征着杨姓,而周城村的杨家三代人三代“青白”,承袭扎染的手艺。到了杨春燕父亲这一辈,扎染的不景气,使得杨春燕萌生了转行的念头。从广东深圳到香格里拉,辗转多地,尝试无数种可能,她试图找到赚钱养家的窍门,但却始终没有定论。2016年,杨春燕迎来小儿子的降生,这成了她决心落叶归根的契机。

即使待业在家,手中的扎染却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杨春燕爱不释手,也从未中断。杨春燕的丈夫看到这些,劝她说:“既然家中世世代代做扎染,你自己也热爱它,为什么不把家里的扎染继承下来呢?”

三十出头的年纪,杨春燕已是周城最年轻的扎染手艺人之一,而她能在如此年纪担起这份传承的重任,也是命运于机缘中的安排。

两年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团队拿着定制的版式来到周城村,希望以高于市场价数倍的薪酬寻得能够制作如此扎染的手艺人。杨春燕作为客栈房东接待访客一行,带他们走街串巷寻找手艺人,然而全村上下都觉得,这么好的报酬,不会是骗子吧?

正要失望而归之时,团队工作人员看到了杨家院中的染缸。“要不就交给你来做吧?”杨春燕将信将疑,接下了这单生意,按照项目方的设计做了一份样品。没想到甲方很快就给出了肯定的回复,要求杨春燕照样批量生产200件。而原本不太相信会有这种好事的杨春燕也顺利地拿到了订金,合作关系就这样确立了下来。20173月,杨春燕这个“被馅饼砸中”的人,成了“妈妈制造”周城扎染合作社的带头人,带着传统的扎染手艺走上了一条崭新的大路。

突破传统扎染的设计纹样

著名设计师张肇达自合作社成立伊始便为扎染融入高端定制的概念,这笔最初的订单也正是出自他手。其设计相比传统的扎染实在是不伦不类——简约的凤凰图样仅占整块布的三分之一,而传统的观念中认为,扎染必须把整块布扎满花纹才好看,过于简单的图案根本不会有人买,这也是项目初期屡屡碰壁的原因之一。但在杨春燕看来,扎染融入时尚时,不需要展示出全貌,图案的若隐若现会带来更富有层次的美感。

杨春燕也在不断尝试把扎染做得更时尚、更易于大众所接受。在服装成品上以扎染做点缀,将扎染制作成更便于携带的围巾,在除却传统棉布以外的绵绸、丝绸上试验扎染之法,更浅的着色、更简洁的花样,平缝、毛毛虫、珍珠花等传统针法如何与图案结合才会更生动……这些都是杨春燕在探索的方向。尽管很多新技法还不能被老一辈所接受,但她明白,如果扎染依然只把眼光放在床单桌布、蝴蝶花草上,它的美便永远走不出“卖不出去”的困境。

借助“妈妈制造”项目的资金,当地白族阿妈参与扎染的收入成倍增长,杨春燕的合作社也被不少同村的人嫉妒。不过杨春燕看到好的一面,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守护这一传统技艺的阵营中来了,就连她的丈夫也已经成为了做扎染的一把好手,照杨春燕的话来讲,“他比我做得还好呢。”

夕阳渐西落入苍山之后,周城的游客渐渐散了。扎染已不再只是蜷缩在苍山一隅的小生活,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瞩目的文化瑰宝。去年,杨春燕手中的扎染走上了时尚秀场,甚至走上了“世界小姐”的舞台,但走下T台的扎染未来将何去何从,杨春燕还在想。想着想着,思绪便飘到了针尖,又开出了一片似锦繁花。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