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活动

奥运十年,这群中国青年准备好了

发布时间:2018-08-08 20:27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暨南大学 曹堯

    201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十周年,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715天。7天前,在日本经济广报中心会议室,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广报局负责宣传和公关的官员——奥村基树在这里接受了6名中国大学生的专访。奥村先生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操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幸福地告诉我们,“我的太太是中国人”。

奥村基树与6名中国大学生交流

    对于这6名中国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奥村先生一一做了解答。奥村先生接受过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媒体记者的采访,对采访者提出的问题早已轻车熟路。然而,面对这6名中国大学生的提问,奥村先生却没有那么轻松,甚至还出现了停顿和思考。对东京奥运会充满好奇的中国青年,奥村先生的内心无法获知。

    事实上,尽管这6名中国大学生还只是校园媒体的记者,但他们都是成长于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的“奥运一代”,亲身参与、见证着奥运的点点滴滴。对他们而言,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青春与热血的回忆,还是家国记忆与个体叙事的结合。

    6名中国大学生和奥村先生交流了东京奥运会新增项目、东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东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日本女团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话题。这些问题,既是东京奥运会的热门问题,也是包括这6名中国大学生在内的中国青年长期关注和愿意了解的问题。

    每一个中国青年回想起奥运,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喜欢体育运动的青年,会格外关注奥运会项目的变化;喜欢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建筑风格的青年,会对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产生兴趣;对环境保护与绿色奥运上心的的青年,会思考东京奥运会在生态环保方面的创新之举……可以说,北京奥运会给每个中国青年都打上了独特的烙印。这个烙印在心底,在血液里,在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里,在他们茁壮成长的每时每刻里。

    在专访的一个半小时里,有关东京奥运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奥村先生的回答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东京都和东京奥组委就考虑了可以利用10年的设施,这样也是充分考虑了场馆的性价比。”奥村先生说,对于临时性体育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10年内仍可利用的有明体操场,毕竟建造竞技场花费了一定的费用,而且建造还要满足建筑方面标准的要求,所以在奥运会结束后充分利用体操场是更好的。目前,东京奥运会上除了8所永久性的场馆外,其他30多所场馆是沿用了原有的设施,另外还有一些临时的设施。

    近年来,公众除了关注奥运赛事外,对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的命运的关注逐年上升,“后奥运时代”一词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频率也只增不减。“后奥运时代”专指为举办奥运会而兴建的场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在奥运会结束后如何维护、利用并且创造新价值的一系列活动。对于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永久性场馆设施的维护,奥村先生称,“作为这次东京奥运会的遗产,我们也是要利用。可以开放给国内的某些体育赛事,也可以开放给地方的公民。”

    将镜头从东京切回北京,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政府对奥运场馆的维护和利用也是可圈可点。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25.8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9.1万人。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承担了开闭幕式、田径赛事和足球决赛。北京奥运会后,鸟巢又成功举办了2015北京田径世锦赛,还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场地。国家体育场官网显示,除了赛事举办外,鸟巢还举办了多次公益活动。从"地球一小时"关灯活动到教师节期间向全体教育工作者免费开放,从接待国庆期间受阅官兵到冰雪季期间为孤儿提供免费游玩的机会,鸟巢不仅没有因为高额的维修和保护费用拖累政府财政,反而创造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如将企业公益专场所销售的门票收入赞助警察抚恤基金、“大爱无国界”国际义卖活动等,都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转。

    除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也承担了多种商业活动、旅游活动和公益活动。遍布于北京多个高校的奥运场馆在奥运期间承担了多项体育赛事,在奥运结束后成为这些高校师生锻炼身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例如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不仅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奥运健儿提供竞技的舞台,还在奥运会结束后经过改建,从而能够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及其它大型活动。

    不知不觉中,鸟巢等奥运场馆已经承担了10年的“非奥运”功能。10年间,这些奥运场馆服务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我在2013年来到北京读大学。军训结束后的十一假期,我和同学没有去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而是来到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当我走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大道上,我脑子里浮现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横跨北京上空的‘大脚印’和鸟巢上空熊熊燃烧的圣火。那一刻,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中央民族大学的夏峰同学回忆了自己与鸟巢的故事。

    今年是北京夏季奥运会举办10周年,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4年。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今年是北京申奥成功17周年。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从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进入了奥运时间。在2001年7月13日的那个夏夜,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打开信封,宣布结果的时候,整个北京都沸腾了。笔者依稀记得自己高中时期的一次演讲:“我那时候还小,没有看国际奥委会的投票直播,但每当我看到当时的录播画面,我都会非常激动,尤其是‘北京’的读音从萨马兰奇先生的嘴里发出时。”

    申办成功是这一代中国青年对奥运会记忆的开始,2008年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则在青年的记忆中占据了最核心的部分。从2008到2018,那些在父母身边看奥运的中小学生,如今已纷纷步入社会,将自己多年来接受的教育和关心反馈给社会和公众。在平日里,他们对奥运会的记忆不显山不漏水,但就像这次在东京,6名中国大学生有无数的问题想和东京奥组委的奥村先生交流一样,一旦他们在合适的时机碰上与奥运相关的人和物,他们记忆的阀门就会被打开。

    公平竞争、互相理解、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就像是溪涧里的水,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在奥运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些青年,在为人处事上,在个人发展上,在对外交流上,都深受奥运精神的熏陶。“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奥运10年,也是这一代中国青年更有民族自信和国际视野的10年。

    “北京欢迎你”的歌曲犹在耳边,原来北京奥运会已经10年了,东京奥运会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北京冬奥会还会远吗?如果说北京奥运会是“欢迎大家来家里做客”,那么,北京冬奥会就是“欢迎大家来家里过年”。不管是到家里做客,还是来家里过年,中国都准备好了,中国青年也准备好了。

奥村基树与6名中国大学生合影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朱江】